支付机构备付金100集中交存的AB面
发布日期:2022-04-03 08:35 点击次数:87
距离上次备付金集中存管新规半年之后,央行再次给国内200余家支付机构下了“死命令”——备付金要在2019年1月实现全额上缴。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据笔者了解,这是国务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之一,也是央行第一次对支付机构100%集中交存备付金提出明确的时间表。
除了时间上的约束,此次通知中还明确,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 的资金划转应当通过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或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办理;支付机构应根据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或网联清算有限公司的业务对接情况,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立“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并于开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原委托备付金存管银行开立的“备付金交存专户”销户 。
消息一出,网络上不少标题都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地震’,支付机构要‘哭’了”等等。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本质上是客户充值后未进行交易的资金,也就是沉淀在支付机构账户内的资金。具体来说,消费者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转账过程中,由于存在结算周期的时间差,会在备付金账户内沉淀出一定规模的资金。这部分资金的利息收入归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有,但只能进行银行存款、基金购买,不能进行放贷等投资。
以往,客户备付金是以支付机构的名义存放在银行的,银行为了争取这一笔非常可观的存款,往往会向支付机构支付利息。而这笔“从天而降”利息收益,可以说是让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也能赚钱”。不过现在看来,这样的好日子要被终结了,而且有机构的“损失”可能高达百亿。
以仅占2.0%的市场份额的汇付天下为例,据其今年3月赴港上市时披露的招股书表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其利息收入分别为2610万元、3830万元和6160万元。而国内两大支付巨头支付宝和微信,有媒体测算,两家支付巨头沉淀的客户备付金规模占全部支付机构备付金总量的90%以上,合计约百亿元左右。
不仅如此,对于支付机构来说的“悲观消息”其实还有一条。近期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断开与银行直连(简称“断直连”),接入合法清算组织,譬如:网联或银联。
什么意思呢?以往大型支付机构普遍会绕开清算组织直接与银行接入,从而实现资金跨行清算。这种做法对于支付机构来说,不仅自己能够掌握资金流、信息流,还可以节约清算通道费用,与银行直接就费率问题进行谈判,提升利润空间。但这些,随着央行的最新规定也将成为过去时。
看样子,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了。但是在笔者看来,近来一系列的规范措施,对支付机构也不完全都是“坏消息”。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集中存管,其实早就引起央行重视,各支付机构心中对此应该早有预期。坦白来说,支付机构的资金成本为0,且没有分红机制,这部分资金其实属于被忽视的“风险资金池”。过去一些支付机构的备付金被挪用,以致于支付机构无法兑付客户资金,甚至出现跑路的乱象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此次监管加压,其实有利于倒逼支付行业肃清乱象、规范升级,也有助于支付机构主动寻求以“数据变现”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笔者认为,目前不少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是基于铺设支付通道、收取手续费、赚取备付金利差等传统模式盈收。如今,靠备付金利差赚钱的方式已几近被央行终结,过去的商业模式显然难再跟得上时代要求。未来,支付机构还是应该基于支付数据,将服务完整地融入到各类交易分成中去。
比如:虽然监管使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机构,未来可能难再通过备付金赚取高额利差,但作为支付巨头二者其实已经具备多元化的盈利方式。目前,蚂蚁金服依托支付宝平台,已拓展业务至小额贷款、网络银行、在线融资、在线理财、保险等多个衍生领域。通过这些服务,支付宝完全可以以交易分成的形式增值收入。
另一方面,“断直连”虽然会让一些大型支付机构压缩利润空间,但此举其实可以促使所有支付机构的金融渠道能力回归到同一起跑线,有利于让行业支付渠道的基础设施形成统一化和标准化,这对于一些金融渠道能力较为薄弱的中小支付机构来说更是发展机遇。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近期央行再次加强了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但重压之下仍有新期待。而消费者在央行的一次次监管干预下,也终会是受惠者,毕竟规范升级后,未来诈骗洗钱、平台套现跑路的现象将大大减少。
|
|
|
网上博彩新闻 |
|
|
澳门网上赌场资讯 |
|
|